宜兴市陶城实验小学
一、指导思想: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保证充足的睡眠尤为重要。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心小学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宜兴市教育局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规范作业管理,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睡眠管理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我校成立学生睡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
组长:刘佳
副组长:单敏 陈涛 史红君
组员:李昕 吴骘霞 蒋玲 莫岚 吴月娥 李莉 王佳丽 孟国全 李俊生
三、实施内容及办法:
1.全面动员部署。
深入宣传、广泛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各教研组会议和全体教师会议上,及时落实睡眠管理工作精神。体育教师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班主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班队活动,向学生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全体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会同班主任与家长沟通。
2.规范作息时间。
严格贯彻落实教育局下发的作息时间表,进一步加强早晨学生到校时间管理,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合理安排课间和中午休息,保障每天一小时的大课间活动时间,体育组做好雨天大课间学生室内活动的安排和指导。落实好午休值班管理工作,教师不得利用午休时间组织教学,充分保障学生50分钟的午休时间。教师要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
3.规范作业管理。
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 60 分钟。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各备课组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 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 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设立监督电话,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查处因布置作业多影响睡眠等突出问题,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4.家校合力育人。
通过微信公众号、学校网站、《告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大力普及科学睡眠常识,宣传加强睡眠管理政策要求,引导家长认识孩子充足睡眠的重要性,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教育家长不让孩子过度参加课外培训,不额外增加学习负担,保障孩子睡眠时间,营造安静、温馨的良好睡眠环境,提高睡眠质量。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交流班级、家庭优秀经验和做法,凝聚共识,合力育人。
5.开展自查自纠活动。
⑴各班开展自查自纠活动,一查有无要求学生提前到校,二查教师布置的作业总量是否达标,是否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精神负担等问题。
⑵学校层面开展自查自纠,严格落实行政、教师值日检查制度,查看各班课间、午间活动、休息情况。教导处对家庭作业情况进行常态化监测和抽查。
⑶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建立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学生睡眠时间管理的长效机制。
6.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学校把学生睡眠管理工作作为目标管理的一项考评任务,与教育教学改革、班级管理考评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教育引导、宣传监督、考核奖惩并重的长效机制,保障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