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陶城实验小学

教师园地业务学习

陶然阅读,向美而行——陶城小学青年教师共读之《教育的情调》(一)

发布时间:2024-04-28 14:54 栏目:业务学习 发布单位:宜兴市陶城实验小学 点击量:5579 【公开】

书是桥梁,让人思接千里。
书是翅膀,让人心游万仞。
养成读书的习惯,似在心中燃一盏明灯,
能指引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
陶城小学的老师们,
在阅读中提升,在阅读中收获。

image.png

《教育的情调》——【加】马克斯·范梅南  李树英 著

《教育的情调》一书,深入剖析了教育的内在韵律,展现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微妙互动。它倡导一种细腻、关怀的教育方式,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发现教育的无限可能,从而引领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领读人:陈童
(陶城小学 数学老师)
章节
第一章:教育的敏感和机智

章节导读
  作为教育者,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我们的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根本对不上号。书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现了教育者如何以敏感和机智应对学生的情感需求,从而构建积极的教育环境。阅读本书,不仅能提升教育者的教育艺术,更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教育的真谛——用心去感受,用情去教育。

心得体会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更加明白了教育的敏感与机智是相辅相成的。敏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机智则让我们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敏感性和机智性,用心去感知每一个学生,用智慧去引导他们成长。我相信,只要我们具备了教育的敏感和机智,就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理解他们的需求,引导他们走向成功。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将继续努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书摘抄

image.png

领读人:张馨茜
(陶城小学 语文老师)
章节
第二章:了解孩子充满可能性的世界

章节导读
  我们需要了解孩子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因为孩子们在他们的生活探索中,会向我们展示出生活里那些丰沛的希望和多姿多彩的可能性,以及生活必将更加美好的愿景,而这恰恰也能为我们抓住生活的希望。
  身为教育工作者,了解孩子充满可能性的世界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进孩子的世界,发现他们的潜能:
  首先,我们应该去观察、去倾听孩子,并向他们学习。孩子们天生充满好奇心和创造力,他们的世界是充满奇迹和可能性的。我们要耐心观察他们的行为、表情和言语,从中发现他们的兴趣、特长和潜在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
  其次,我们要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活动,让他们在多样化的环境中自由探索、发现和学习。这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多元智能。
  再者,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的情感世界同样丰富多彩,他们需要关爱、尊重和认可。我们要用心去理解孩子的情感变化,关注他们的情绪表达,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鼓励。一个温暖、安全的情感环境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最后,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孩子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特点,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差异,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成长。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敢于创新,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领读人:孙涛
(陶城小学 英语老师)
章节
第三章:孩子好奇的体验

章节导读
  《教育的情调》第三章“孩子好奇的体验”聚焦于孩子的好奇心与其成长之间的紧密联系。好奇心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钥匙,教育者应珍视并引导这份宝贵的情感。通过创造激发好奇心的环境,我们能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助力他们成长为有深度的学习者。

心得体会
  在阅读《教育的情调》第三章“孩子好奇的体验”后,我深感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门艺术,它涉及到如何引导孩子们去发现和探索世界,如何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首先,我认识到孩子的好奇心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孩子们天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渴望了解事物的运作原理,对未知充满探索欲望。作为教育者或家长,我们应该珍惜并尊重这种好奇心,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提问、思考、发现和创新。
  其次,我意识到回答孩子的问题并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答案,而是需要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当我们回答孩子的问题时,应该尽可能地提供丰富的信息和多个角度的思考,让他们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并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同时,我们还需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疑问,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探索。
  此外,书中提到的“孩子好奇心的培养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观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奇心是一种需要慢慢培养的品质,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观察和引导,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环境和资源,让他们在探索中不断成长。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教育的情调》第三章“孩子好奇的体验”,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孩子好奇心的本质和重要性,并学到了如何保护和引导这种好奇心的方法。这对我今后的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引导孩子们的好奇心,就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领读人:王佳丽
(陶城小学 语文老师)
章节
第四章: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

章节导读
  我们如何看一个孩子和我们看到什么取决于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作为一个保护、培养孩子的观察者,老师要意识到正在成长的孩子的存在,要对孩子的成长有一种理解,在这种理解中,约束和保留、亲近和疏远同时存在。

心得体会
  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们品格、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重要塑造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孩子的成长持有理解、约束和保留的态度。
  首先,理解是前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各自的性格、兴趣和能力。老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理解他们的需求和特点,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同时,老师还需要理解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其次,约束是必要的。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自我控制力和判断力,可能会做出一些不利于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这时,老师就需要发挥约束的作用,通过制定规则、引导行为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同时,约束并不意味着压制孩子的个性和创造力,而是在保障他们健康成长的前提下,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和发展空间。

最后,保留是关键。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路径,老师需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不要过度干预或期望过高。保留意味着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他们在自己的节奏下逐渐成长。同时,保留也是对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保护,避免他们因为过度压力而产生挫败感和焦虑情绪。

理解是前提,约束是必要的,保留是关键。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有品质、有才华、有责任感的人。

领读人:周芸
(陶城小学 语文老师)
章节
第五章: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

章节导读

老师必须以教育者的眼光看孩子,这不仅需要用“眼睛”看到,更需要用“心”真切地体会,与孩子共情,并且用“脑”具智慧得回应。教育者应该从平凡的生活点滴中看到儿童天性的光芒,将之作为教育的生长点和契机。

心得体会

什么才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被“看到”呢?作为孩子,如果真正被别人、尤其是自己的老师“看到”,何其有幸,因为这必将为他(或她)注入一种神奇的力量和强大的动力;同样,作为老师,如果经常性地“看到”自己的学生,可以肯定的说,这定然是一位好老师,一位“目中有光、心中有爱”的好老师。
  如果我们从儿童的立场出发,真正做到“看到”孩子,只需花短短的几秒钟:给孩子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善意的点头,一个热情的握手,一个无声的拥抱……这是不难做到的,但是,这短暂的几秒,却具有神奇的力量:它可能照亮孩子一天的学习生活,让孩子拥有生机盎然、阳光明媚的一段时光!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兴市宜城街道阳泉新村588号     联系电话:15961555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