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
1949年12月我国将“五一”定为法定的劳动节。这一天,人们举国欢庆,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
假期来临,学校方面已加强学生的假期安全教育,也希望您能落实监护责任,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与监管工作。
请各位家长积极配合做好以下安全教育工作:
五一假期,不少家长都会带孩子旅行游玩,在和孩子享受快乐旅行的同时,也要做好安全防护,切记,一定不能让孩子脱离家长视线!

2.选择正规、信誉好的旅行社旅游,并签订旅游合同、购买相关保险。3.学习并掌握车辆、轮船、飞机等突发意外的自我保护知识和处理常识。4.入住酒店时,及时了解消防逃生通道,索取酒店联系卡。5.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不在禁拍处拍照、摄影。 “五一”假期到了,天气也越来越热了,很多孩子都喜欢去海边玩水、去游泳或者去山塘水库钓鱼等等。 但是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家长们一定要加强安全教育,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
2.放松身体,让身体最大限度浮在水面,同时让头部浮出水面,脸要朝上。
3.水下抽筋溺水时,可采用反向拉筋法,即哪一边抽筋,就往另一个方向反向拉伸,直至抽筋情况缓解为止。
4.溺水时切勿挣扎,如果水里有水草你很可能会被缠住,又或许会不幸陷入淤泥中无法自拔。
5.溺水时尽可能去抓住周围可利用的救生设施,游泳圈、泳道线等,但绝不可以攀爬电线杆、铁塔等容易触电的东西。
1.发现有人溺水,首先要大声呼救,叫更多的人来帮忙。
2.溺水人如果离岸边不远,可以就近寻找绳子或杆子把人拉上岸。
3.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切勿轻易下水营救,因为未成年人年纪尚小而且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盲目下水可能造成进一步的伤亡。
4.下水救助溺水者时,应从溺水者背后拖着溺水者的头颈与上背使其呈直线尽量不动,并维持其脸朝上且露出水面。
5.溺水者救出后,先清理口鼻内的泥沙、杂物,使其气道畅通。
6.对溺水后意识丧失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然后置于侧卧位,并注意为溺水者保暖。
7.进行现场抢救的同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专业人员救助。
假期来临,家长一定要确保孩子在假期中遵守交通规则,以免发生意外。
2.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3.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玩手机或做其他事情。
4.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5.不要突然横穿马路,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方可穿越马路。
2.在道路上要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没有划分车道要靠右边行驶。
1.乘坐公共汽(电)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4.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

1.燃气开关不可乱动乱按,切忌在燃气管道上挂东西。
3.发现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钢瓶角阀,并拨打电话求助。
1.培养孩子的防火安全意识,告诉孩子玩火的危害,不让孩子玩火。
2.让孩子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认识常见的消防安全标志。
3.教会孩子正确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时讲清失火地点、起火物质、火势大小、被困情况等信息;教育孩子不要谎报火警。
4.让孩子知道,自己还不具备灭火能力,遇到火灾应立即逃生,确保自身安全后立即向大人寻求帮助。
5.家中要适当配备灭火器、逃生面罩、逃生绳等家用消防器材,确保初起火灾时能及时扑救,减少伤害与损失。
打雷下雨不要急,
安全口诀要牢记。
大树底下不避雨,
电线底下不能去。
路边积水不要踩,
河边湖边要远离。
小步慢行不乱跑,
手中工具要拿低。
注意观察别滑倒,
雷声近时蹲在地。
进入房间关门窗,
屋里电源别靠近。
2.把所有不用的窗户都锁上,如果开窗,可以把窗户开到孩子爬不出去的宽度。
2.教会孩子有人来敲门,千万不要应门和开门,如果应了门,可问他是谁并假意呼叫大人。
3.如果来人说是邻居或是爸妈的好朋友,让他在门外稍等,并打电话通知爸妈。
假期期间,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大大增加,要预防孩子沉迷网络。1.家长要以身作则,不做“低头族”,不让电子设备成为孩子的“保姆”。2.规定孩子每天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时间,教育孩子不要去网吧、游戏厅等禁止未成年人出入的场所。
3.完全不让孩子接触不太可能,不妨让孩子多了解电子产品的工具性作用。正确引导孩子把电子产品里的信息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3.上网动机要纯,不要在网上发布和转发不利于社会安全稳定的文章和言论。
1.教育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严防各种形式的网络诈骗。
2.不随意在网上和陌生人聊个人隐私、不随意约会网友。
1.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做家务,放手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2.可以一起共读一本书,或共看一部优秀影视,然后一起分享交流。
3.这段时间,家长可以安排丰富的娱乐活动,努力发掘孩子的兴趣和热爱之处。
1.外出就餐时,一定要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信誉度高的餐饮店就餐,在就餐前注意检查餐具是否洁净、食物是否新鲜、是否烧熟煮透。2.外出游玩时,不要随意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菌类、野菜、野果,不食用、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不饮用生水。3.购买食物时,不买明显低于正常价格的便宜食品,防止吃到腐败变质或假冒伪劣食品。4.不吃来源不明、“三无”或过期食品,不吃无证摊贩销售的食品,不吃包装存在膨胀现象的食品。5.遇到食品安全问题,遇到纠纷,及时拨打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15”。春季是手足口病、水痘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且五一假期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请各位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好相关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常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不随地吐痰;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水杯、餐具等物品。
2.均衡膳食,多饮水,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3.春季气候多变,请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五一劳动节,家长要告诉孩子劳动节的由来和意义,带孩子做一些事情,提升孩子的文明素养。
1.有些孩子不知道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家长要利用这个时机,告诉孩子五一劳动节的由来。
2.最为重要的是,家长要告诉孩子五一劳动节的意义,是劳动者通过斗争,用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精神是值得每个人敬佩、学习的。
1.参与家具清洁,收纳整理,制作简单家常餐等,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勤俭节约意识,培养家庭责任感。2.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简单的生产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懂得生活用品与食品的来之不易。
3.参与社区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环境美化等,增强公共服务意识。
1.即使放假也不能丢下学习,可以制定简单的学习计划,利用好这个五一假期。3.有时间的话,还要多预习复习课文,多看看课外书籍。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加强锻炼,缓解孩子因学习和生活出现的焦虑心态。利用假期与孩子积极沟通交流,创建温馨家庭氛围,改善亲子关系。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时候,注意动静交替。控制孩子看电视、玩手机或其它电子设备的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孩子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如果孩子在假期里遇到了什么烦恼或者困扰,可以通过下面的这些方式寻求帮助:
(1)希望24热线电话(全国):
400 161 9995
(2)心理危机热线电话(全国):
800 810 1117
(3)南京“陶老师”工作站总站热线电话:
025-96111(24 小时)
(4)无锡市红十字心理援助中心热线:
0510-12320,
88000999(24小时)
(5)“小锡”老师心理援助热线:
400 101 5711
(周一到周日 8:00-22:00)
(6)无锡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热线:
96111、85757626
(周一到周日9:00-17:00)
(7)无锡市青少年心理服务热线:
12355(周一到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00-5:00)
(8)“小锡老师和您有约”心理信箱:
xxlshnyx@163.com
(9)宜兴市青少年心理求助热线电话:817 96111
(10)宜兴市公益心理援助热线电话:
400 009 0908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希望在家长的陪同下,孩子们能体验劳动的乐趣,了解劳动人民工作的辛苦,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最后,祝大家度过一个安全、愉快、有意义的劳动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