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橙黄橘绿的时候
随处可见丰收的景象
浪漫又温柔的秋日
我们与板栗的故事
就发生在那个最美秋日里!
为进一步丰富劳动实践系列课程内容,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提高劳动教育实效,突出学校田园生长课程的劳动特色,宜兴市陶城实验小学开展了以“秋之味,‘栗’所及”为主题的劳动项目化活动。
“栗”刻采摘
秋天,是透着板栗的香味。那一个个毛茸茸的小家伙,炒熟之后咧开嘴,露出金黄的果仁,香甜软糯,每一口都是秋天的满足感!同学们在秋风送爽的山间漫步,寻找着那可可饱满的板栗,体验了一把打板栗的快乐!












“栗”刻调查
栗子长在哪里?栗子有哪些组成部分?栗子能制作出哪些美食?围绕这些问题,一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板栗大调查!快来看他们的研究成果吧!










“栗”刻剥开
同学们收获了满满的板栗,应该如何剥开板栗呢?大家先都尝试了用手剥开,没想到被这像刺猬一样的板栗扎疼了手。有同学想到了把板栗踩在脚底下滚上那么几圈,毛刺就不会扎手了,这时候再剥就容易多了。甚至很多同学利用灵活的双脚直接沿着板栗的裂缝,将它们打开了。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征服”了板栗,别提有多开心了!











“栗”刻烹饪
作为“秋果之王”,板栗除了营养价值高,能制作的美食也不少呢!同学们在家长的指导下化身“小小厨师”,把板栗摇身变成了一道道美食,收获温暖秋天的香甜美味。












栗栗如画
取山野之美,将板栗入画,谱写不一样的秋天!四年级的同学们在初步了解板栗的生长环境、采收、等知识后绘制出了一幅幅生动的栗子画,还配上了关于板栗的诗句,给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盛宴。














所感所获
秋天是多彩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孩子们走进秋天,走进大自然,满眼都是惊喜,他们欣赏、寻找、发现……劳动的所感、所获,流于笔端,尽在文中。五六年级的同学用文字记录下了打板栗、制作板栗美食时的感受,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欣喜与欢悦。
金秋十月,阳光斑驳地洒在郁郁葱葱的山林间,我与家人踏上了打板栗的旅程。那是一个周末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果实交织的清新香气。我们一行人,手持竹竿和篮子,向着那片挂满“小刺球”的板栗林进发。打板栗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需要用长长的竹竿敲打树枝。一开始我打了好几下也没打下来,后来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我慢慢掌握了打板栗的秘诀,原来要在板栗附近用力才能轻松地将这些“小刺球”打下来。
晚上,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打下的板栗。这一刻,我深刻体会了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打板票不仅让我学会了技能,更让我懂得了珍惜与感思,明白了每一份收获都来过不易。这份经历,如同一颗颗饱满的板栗,深深刻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五(1)张铭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和妈妈一起来到山里打板栗。来到板栗园,只见高大的板栗树上挂满了一个个绿色的“小刺猬”,那就是板栗球,有一些已经咧开了嘴,露出里面一颗颗果肉。我兴奋地拿起一根长竹竿,朝着板栗球打去。板栗球纷纷地掉了下来,就像下起了一场“板栗雨”。我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捡起一个板栗球,用剪刀把它剪开,里面就露出了几个褐色的板栗。板栗的外壳很坚硬,像一个个小盔甲,有趣极了!
打板栗虽然有些辛苦,但充满乐趣。看到满满一篮子的板栗,很有成就感,也感受到了秋天的丰收和劳动的快乐。
——五(2)班 何昊阳
秋天到了,各种果子丰收了,走在街上,能闻到路边飘来的阵阵板票香。我在乡下打板栗时,用力过轻,怎么也打不下来,我调整了一下力度,又打了几次,板栗掉是掉下来了,但却不知道掉哪去了。正当我愁眉苦脸时,妈妈跟我说:“要控制好力度,太轻板栗打不下来,太重板栗就不知道掉哪去了,你再试一试,熟能生巧,不要气馁!”我按照妈妈说的去做,没过多久果然成功了。但这时又有一个问题在我心里发芽:板栗外壳有那么多刺,我该怎么捡呢?此时,我看见了那些又长又粗的树枝,便捡了两根当作筷子来夹板栗,但由于一时心急,没夹稳,板栗顺着我的腿“跑”了下来,我吃了痛,大叫一声:“啊!”我咬着牙,忍着痛,尝试再夹一次,这次我确定夹稳后,才放入袋中。后来我越来越熟练,效率越来越高,不一会儿,就装了满满一箩筐的板栗。
通过这次打板栗,我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同时懂得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
——五(3)班 朱晏疋
十一到了,外公家后山的板栗成熟了。假期的一天,阳光明媚,我跟着外公、外婆摘板栗。我们准备好打板栗的工具:篮子、手套及打板栗的竹竿,说说笑笑上了山。我带着好奇的心情来到山上,抬头望去,粗壮的板栗枝条,茂密的叶子,大大的、绿绿的;一些被压弯了腰的树枝上挂满了板栗。有些在秋风的吹拂下,笑得咧开了嘴,露出了红红的肚了。我迫不及待地举起竹竿就往树上打,除了打下几片树叶,一个板栗都没见着。一着急,我就拿着竹竿乱捅一气。外婆看我滑稽的样子,连忙跟我说:“快到一边去待着,不然板栗掉下来可有得你受了。”我一听赶紧到旁边躲起来。只见外婆竹竿一抖,满树的“小刺猬”便蹦着跳着落了下来.看着这些板栗,我着急地拿起一个想仔细观察它们,谁知被它们刺了一下,好痛啊!这时奶奶告诉我:“不要着急,先打好板栗,等回到家,用火钳把它们夹出来,用蛮力是不行的。”原来吃板栗有这么多学问呢?我还以为很简单呢!
装着满满一篮板栗,我兴高采烈地回了家。香味充满着整间屋子,那是板栗的味道,也是秋的味道!秋天真是收获的季节,秋天也是一个喜悦的季节啊!
——五(4)班 田书恒
今天,我们一家去搞来了新鲜的粟子,准备做糖炒粟子。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栗子壳用刀划开一条口子,放进锅里。锅里再放入许多糖,没过粟子,粟子都“躺”在锅里,浸在糖里。我开始用力地搅动一小锅粟子,没过一会儿,糖开始化开来了,渗到了粟子里,再铲一会儿,粟子也熟了,糖也都化开了,我将糖炒粟子铲出了锅,尝一口自己炒的板粟,嘴里的糖化开了,都化到心里去了。自己做的糖炒板粟,是自己的劳动换来的,吃着比外面卖的都香,都甜!
——六(1)班 王凌萱
烹制板栗茨菇烧肉时,厨房里弥漫着一种诱人的香气,那是肉香、板栗的甘甜与茨菇特有的醇厚交织出的美妙旋律。炉火慢炖间,每一颗板栗逐渐软糯吸饱肉汁的精华。茨菇则以其独特的口感,在舌尖上演绎着细腻与滑嫩。翻动锅铲的那一刻,我仿佛能预见这道菜肴上桌时家人的满足和笑容。整个烹饪过程,不仅是味蕾的期待,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温馨与慰藉。
——六(2)班 蒋思雨
秋风起,栗子香,我尝试亲手制作了一锅糖炒果子。首先,挑选出饱满圆润的生栗子,细细清洗后,在栗子上轻轻划上几刀,好让它们在炒制过程中更易开口,释放诱人香气。锅中倒入细砂和糖,小火爆炒,等砂糖融化,混入栗子的瞬间,厨房弥漫开一股甜蜜与焦香交织的气息。铲子不停翻动,直至栗神外壳油亮,裂口处露出金黄色的果肉,诱人至极。
我品尝着自己做的糖炒栗子,那份甜蜜不仅来自味蕾,更源自心灵手巧的成就感.这次尝试,让我学会了耐心与细致,更让我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时刻。
——六(2)班 陈晨
秋意渐浓,去摘栗子是一场充满乐趣的体验。踏入栗子林,一颗颗饱满的栗子挂在枝头,散发成熟的气息。小翼翼地用工具将栗子摘下,感受着收获的喜悦。回到家,开始制作板栗,剥开那带刺的外壳,露出里面油亮的栗子仁。在制作过程中,满屋子都弥漫着栗子的香甜。翻炒时,听着栗子在锅中发出的噼里拍啦声,仿佛在演奏一首欢快的乐曲摘栗子。制作板栗美食,让我们与大自然更加亲近,也让我们体会到了生活中最纯粹的美好。
——六(4)班 张媛
漫步栗园,感受鸟语花香;乡间徒步,追寻田园生活。此次活动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农耕文化的浸润下,体验了农耕的艰辛,品尝了丰收的喜悦,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未来我校将结合地方特色资源,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农耕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农耕文化魅力,弘扬和传承农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