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桥梁,让人思接千里。
书是翅膀,让人心游万仞。
养成读书的习惯,似在心中燃一盏明灯,
能指引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
陶城小学教育集团的老师们,
在阅读中提升,在阅读中收获。

《什么是教育》——【德】卡尔·雅斯贝尔斯 著 童可依 译
《什么是教育》深刻探讨了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强调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灵魂唤醒。作者以哲学视角审视教育,提出教育应培养完整人格,激发内在潜能。本书内容启迪思考,对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极具指导意义。
共读思考

领读人:陈童
(陶城小学 数学老师)
第一章:教育作为必不可少的基本关系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类型
章节导读
本章主要探讨人类必需的文化环境,以及教育的本质、类型和必要性。雅斯贝尔斯强调教育的自由、生成和对话,反对机械教育,提倡苏格拉底式教育,认为教育应唤醒人的内在潜力,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心得体会
在阅读《什么是教育》第二章后,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成长。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养,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总之,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和呵护。
读书摘抄



领读人:余璐
(都山小学 语文老师)
第三章:直接传达与间接传达
章节导读
现行知识和源初知识,作为知识的两种不同类别,它们拥有着不同的性质,其可传授性也不相同。本章介绍了两种传授方式。
心得体会
不论是现行知识,亦或是源初知识,它们都是值得人们去静下心来仔细学习的。语言传达能唤起人们本真的回忆,再现真理闪现的一瞬间。书面传达更趋于完备,它能记录真理的绝对性,体现其内涵与指引。
读书摘抄


领读人:周诗佳
(陶城小学 语文老师)
第四章:可在有限范围内计划的教育
章节导读
本章探讨了教育计划的必要性和局限性,指出全盘计划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并强调教育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同时,本章也明确了教育计划的出发点和目的。
心得体会
阅读第四章后,我深刻体会到教育计划的重要性及其局限性。教育不能完全依赖于固定的计划,因为教育对象是充满个性和差异的个体。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其灵活性和创新性,我们应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将努力平衡计划与自由,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读书摘抄



领读人:张馨茜
(陶城小学 信息技术老师)
第五章: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张力之中的教育
章节导读
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张力之中,教育至关重要。教师作为引路人,需从过去汲取经验,立足现在把握当下需求,又要展望未来,为学生开启无限可能。以智慧与爱心导读,引领学生穿梭于时间之维,成就更好的明天。
心得体会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触动。在教育的长河中,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张力始终存在。作为教师,我们处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交汇点。我们要在传承过去优秀教育传统的同时,积极拥抱现在的变革,勇敢地迈向未来。我们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张力之中,书写出更加辉煌的教育篇章。
读书摘抄



领读人:周芸
(陶城小学 语文老师)
第六章:依存于整体的教育
章节导读
教育依存于精神世界的本源性生活,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包括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人格塑造。本章深入探讨了社会历史性转变中的教育,教育的实质、危机和代际差异的模糊,分析了教育如何塑造个体与社会。
心得体会
教育的本质在于启迪思维、培养品格和提升技能。通过学习《什么是教育》第六章,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人的全面发展,一切有意识的教育都以自身的实质为前提,教育要有信仰,要有意识地追问教育的目标。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注重道德和品格的培养。
读书摘抄

